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追寻红色印记,领略榜样风采 | 杨振宁

作者:新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 艺术学院学工办 发布日期:2023年6月15日  浏览次数:104



姓名:杨振宁

 

一个人要在他有兴趣又有能力的情形下,恰巧他的兴趣和能力与当时有机会发展的研究方向重叠在一起,此时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杨振宁

 

 

个人简历

 

杨振宁,男,1922101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人物事迹

科学成就

1949年,与恩利克·费米合作,提出基本粒子第一个复合模型。

1954年,杨振宁和米尔斯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结构。

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发表论文,推翻了物理学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称守恒基本粒子和它们的镜像的表现是完全相同的

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不仅如此,他还资助数百名中国学者深造,推动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赤诚谏言,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作出重要成就。

 

颁奖词

 

你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得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结尾

 

因核辐射早早离世的邓稼先曾给杨振宁写过一封书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隔着几十年的岁月和生死已经百岁的杨振宁对儿时的同窗深情喊话:“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是以后50年,适合了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会满意的。

 

同途,同的是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之途,更是至真至诚的爱国报国之途。他们都将自己的才智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之中,将自己的汗水挥洒在为人民谋福祉的奋斗道路之上。吾辈青年,亦当以杨振宁先生为楷模,在奉献中升华人生意义、在拼搏中助力国家振兴。


上一篇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理论宣讲(二十)——抗战精神 下一篇:奇思妙想的脑洞呀!合和共生数字绿色化——通感养生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