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艺术学院召开第三次教研会。此次会议聚焦教学问题,旨在全力提升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潘宝泉院长及全体专职教师参会,会议由刘松松副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刘松松副院长全面复盘了期初教学检查情况。针对教学材料存在问题的教师,学院要求其必须严肃整改。同时强调,全院教师应秉持严谨态度,依托教研室平台主动开展自查自纠,确保教学工作严谨有序,杜绝任何死角与隐患。
会议期间,各专业教师就毕业创作推进情况进行详细汇报。21 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郑曼姝、朱瀚鹏两位教师介绍了此次毕业设计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创新性融入 AI、AR 虚拟展示等前沿技术。目前,学生已完成选题规划与资料收集,全力投入电子稿制作。

环境设计专业李坤鹏老师汇报了毕业设计进展。目前已完成选题确定与草图绘制阶段,部分学生已进入效果图建模环节。本次毕业设计涵盖室内、室外多个设计方向,包括 100 平米以上居住空间设计、高端别墅适老化设计、民宿及传统民居改造,以及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工业遗址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和建筑外观改造等项目,全面考查学生的设计能力与专业素养。
随后,由潘宝泉院长亲自带队,现场调研美术学专业的版画、油画、国画、水彩方向的毕业创作进度。各方向指导教师分别汇报了创作主题。
油画专业指导教师张大勇表示,此次毕业创作主题多元,涵盖了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对人性情感的表达以及对艺术史经典的当代演绎。目前,学生们已完成构图设计与底色铺设,正在深入刻画细节。
国画徐长林老师指导作品聚焦于传承与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有的学生以古代诗词为灵感,创作诗意山水画卷;有的则从现代生活中汲取素材,用国画笔墨描绘都市新貌。目前,学生们已完成初稿勾勒,正在进行上色与渲染工作,部分学生运用了矿物颜料等特殊材料,为作品增添独特质感。
版画专业指导教师陈翰墨介绍,创作主题围绕环保、地域文化等热点话题展开。学生们已完成画稿设计,并进入制版阶段,采用了木刻、丝网等多种制版方式。在进度方面,部分学生已完成初版印刷,正根据效果进行调整与完善,力求通过独特的版痕与色彩呈现作品内涵。
水彩专业指导教师王楠指导的毕业创作主题丰富: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物故事的生动讲述。目前,学生们已完成构图与色彩布局,正进行深入塑造。在技法上,学生们充分发挥水彩的透明性与流动性特点。不少作品已初现雏形,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
现场调研结束后,潘宝泉院长对艺术学院近期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各专业方向要继续保持积极创作态势,严格把控毕业创作质量。在下一步工作中,学院将侧重加强对学生创作过程的精细化指导,定期组织跨专业交流活动,促进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相互学习、启发灵感。同时,积极筹备毕业作品展览相关事宜,为学生搭建展示成果的优质平台,向社会充分展示艺术学院的教学成果与学生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