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艺术系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艺术学院2022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大学生事迹

作者:新媒体中心  信息来源: 艺术学院学生办 发布日期:2023年3月16日  浏览次数:305

“返家乡”实践活动全面开展,艺术学院学子们紧跟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他们以青年大学生的身份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中,将青松精神播洒到家乡的土地中,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习技能,接触社会,丰富阅历,下面就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一起感受艺术学院学子们的实践服务热情。


01齐鑫博

美术学

 

“返家乡”实习心得

作为一名尚未正式踏入社会的学生,我十分感谢能够拥有这段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在亲身参与到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中后,我深刻的体会到政府部门中涉及许多极为重要的工作,需要各种过硬的本领才能胜任。

实习期间,我主要协助办公室的同事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收发文、呈阅各部门负责人文件、信访记录、接待方案等;以及协助完成在春节来临之际走访慰问挂钩企业、关怀困难家庭等事项,在此期间很感激前辈们的点滴指导与照顾。

通过此次寒假系列实践活动,我深刻了解到家乡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社会风貌,由衷地为我的家乡而自豪。今后,我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提升锻炼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为这一片我深爱的沃土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02张贺

美术学一班

 

“返家乡”实习心得

在这个寒假,我有幸参与这一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能提升自己,既能在思想觉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又能为家乡的人提供一些便利。

根据我报名的意愿,我被分配到了白泉镇镇南社区,分团委副书记一职。刚开始我的工作比较基础,就是给每个居民记录反映的问题并上报,平时也会打扫卫生,帮助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首先到社区参与了活动,深刻体会到了老党员老干部们当时工作的不易。此外,在党建办、综合服务中心学习到了很多业务,学到了一些处理问题的技巧、与人沟通的能力,也感受到了轻松的工作氛围,体验学校以外的环境。同时,也能帮忙处理一些工作、用掌握的知识技能提升工作效率。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的老人那里慰问。刘爷爷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刘爷爷年轻的时候喝酒喝得太多,导致了中风,现在每天他都会推着婴儿车在院子里练习走动。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帮他收拾完家之后就和他一起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纪都不会像他这样日夜不停,风雨不住地锻炼,可见他的毅力有多么坚韧了。我以前曾经问过他,为什么天天要炼,他告诉我说,这是必须的,如果不天天锻炼的话,就永远走不动了他还告诉我说,自己年轻时贪杯好饮才导致了现在这个结果,现在社会上,多小孩十三、十四岁就开始吸烟、喝酒。他们的这些做法都是对自己父母对不不负责的行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辙,要健健康康的成长。听这些话,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面对挫折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我相信、自己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03于金平

环境设计

 

“返家乡”社会实践心得

社会实践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课堂。校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接触到的人与事也大不相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这就形成了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的良性循环。这次活动时间很短,但是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组织的活动,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性。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生犊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真理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我们只有在不断参加社会实践中才能将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04李雅昊

视觉传达设计一班

 

“返家乡”实习心得

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多资多彩的实践经历,通过参观当地的慈善机构,我了解到当地的贫困家庭,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学习到了爱心的大爱。参观当地的福利机构,了解当地教育的发展,让我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当地的一些活动,帮助当地的一些贫困家庭,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也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返家乡寒假社会实践,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05郭启迪

环境设计一班

 

“返家乡”实习心得

学校在假期里安排了为社区服务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因为这可以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体验到了生活的充实和乐趣。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同时我也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实践过程中,我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我希望在以后学习生活中能对自己的不足和短处有个提升和弥补。

平时生活在学校中,长时间和高强度的学习使我们对社会了解和体验不深,假期里,我们的时间相对的充裕了许多,我们被允许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这种假期的实践活动就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既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大的一个世界,又可以让我们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而这次新课改使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我在活动中参与的是清扫小区和发一些健康知识的传单,在发传单时有点不好意思,毕竟是冬天,又逢过年,所以发的时机不太合适,有时只是默默地发到人家手里,我和几个同学在小区的的黑板上做了一期板报,这也锻炼了我们的信心和能力。板报的主题也有关过年,使我们的社区服务活动也显得"年味”十足。清扫小区的任务是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完成的,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临近过年,地上的鞭炮皮和花炮壳很多,我们和看门房的老大爷一起去清扫,附近还有个锅炉房,喷的地上全是灰清扫起来很是费劲,但我们还是坚持每天打扫,院里的老人也有时夸我们干得好。

在实践中我们碰过壁,吃过苦,流过汗,但我们认为是值得的。有时闲暇之余我们几个也互相交流下心得体会。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觉得我们丰富了精神涵养,提高综合素质,不再是以前一味靠父母而自己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小孩了。过了一年,我们都已成长,已是即将花季年龄的青年了。我们身上的担子又多了分责任和义务,我们也能为服务我们的社会贡献出一份力量。高中,是告别过去的无忧无虑,展望未来的希望辉煌的时候。面临新的抉择和挑战,我们要不懈奋斗,不为自己留下太多遗憾。这次短暂而充实的实践为我们走向社会,面向未来起到了桥梁作用,纽带作用。这是我宝贵的财富。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锋。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实践活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引导了我们接触、了解社会,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学会独立的重要性。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出生牛犊的中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困难。




 

06郑思宁

环境设计一班

 

“返家乡”实习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每个新时代青年的必修课。正值 市开展2022年 籍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也抓住这个宝贵机会,积极报名参与。在此要特别感谢 团市委提供的广阔平台和悉心指导,使我在短短数周受益匪浅。

实习生活是丰富充实的。在参与“行进中国·大爱 ”暖冬行动中,慰问物资的整理与分配锻炼了我的细心与耐心。在参与“赏梧林风景·忆华侨乡愁”关爱留晋穷工人员的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前期制作成熟方案和统筹安排的重要性,这也为我将来在学校策划活动、执行方案提供了不少宝贵经验,同时我也在志愿服务中得到了个人修为和精神品质提升与成长。

在我市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关怀中,我更体会到 是一座“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更多人可以托付终身”充满人情味的城市。在旁听2021年全市基层团建述职评议工作会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各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在学校中我作为年级团干部,应该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先进工作经验,活学活用,找差距,抓落实,切实提升服务团员同学的能力。在参与“ 共青团”微信公众号推送文案的写作中和新闻信息收集与整理中,我也提升了自身的写作能力和信息检索归纳能力。 

在团市委实习的这段日子,更令我难忘的是各位前辈的照顾与鼓励,让我有机会和勇气跳出舒适圈,走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体验和尝试从未接触的新领域,真正实现了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努力向各位前辈看齐,努力成为德才兼备、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团干部。

 

新时代新征程

新青年兴家乡

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

关键时间节点

让我们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不负时代 不负韶华

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一篇艺术学院副院长刘松松副教授接受吉林旅游广播台专访 下一篇:艺术学院召开大四年级毕业就业指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