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查看文章

【教学工作】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刘平先生来我院开展中国特色的宏观社会理论的思考学术讲座

作者:admin  信息来源: 管理系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8日  浏览次数:570

   为加强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提高师生专业水平,培育专业知识素养。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管理学院1128日在3607教室举办中国特色的宏观社会理论的思考学术讲座,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刘平主讲,管理学院院长赵亚芬、副院长蔡艳杰、学工办主任耿丽娜、学工办辅导员老师梁婧、张洪泽、社会工作专业课老师张岩、慕佼见、高萌及社会工作专业全体学生参加此次讲座。

   首先,管理学院院长赵亚芬代表全体师生对刘平教授莅临管理学院为师生讲座表示衷心的感谢。刘平教授,国家二级教授、原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兼职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有十余篇重要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新华文摘大篇幅转载。

刘平教授讲座现场

   此次讲座中,刘教授以“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怎样看待中国特色”为引入,启示大家要在三百年来现代世界历史的延续和联系上看待中国特色,而不仅仅是从传统历史文化的影响。要在四十年来中国改革发展的具体特征上看待中国的体制和制度机制的变革。因为世界历史就被从整体的、主动或被动的进入了科技应用、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组织和体制变革的加速发展的轨道。

   其次,刘教授又从发展社会学到新马克思主义为切入点,带领大家从三个组成部分中的政治经济学中剖析,哲学是元理论的范式,具有自我扩张和广泛适用的逻辑特征,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生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自创立以来可谓是历久弥新。一个多世纪以来,不论是后来的现象学哲学、存在主义理论,还是后现代的多元主义、反本质主义,始终都不能动摇马克心主义在现代社会历史哲学中的基础性中坚地位。

   最后,刘教授又从社会学方面给大家讲述了其专业的内涵,从时政主义讲述科学研究的特定群体思想、社会学人文理解的访谈方法、自然科学的问题意识和社会科学的不同人心理的神经类型动力特征、文献梳理方法等理论。告诫同学们要以不同的方法去帮助被需要的群体,从不同的行动去分析不同群体的表现,确定其类型,先找到与其相似的模型,作为访谈的信息依据或基础。他以自己的工作经历,鼓舞大家要与新时代相适应,在毕业后要走出去,亲身实践脚踏实地,注重实务成效

   通过此次刘平教授带来的学术讲座,管理学院师生认真学习报告精髓,开阔了学术视野,加深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深层次理解与领悟,体会到了社会工作所带给社会的巨大改变和深远影响。管理学院学子感触致深,纷纷表示会努力加强自我认知,从内心接受社会工作,努力学习,更好的服务人民、造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