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吉林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张锡坤教授莅临我院,在3221教室作了专题讲座,题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的初步构想”。院长张笑庸教授以及中文系师生200余人听取了该讲座,讲座由我院科研处处长侯海荣主持。 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非常烦难而艰巨的工程。那么,“原创性”指的是什么?中国古代哲学的“生生之美”能否成为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构建的切入点?西方接受美学与中国的古代文论之间存在哪些相通相契之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的原创性体系建设将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理论图景? 张教授首先指出,只有坚持民族性与现代性二者合一,所建构的体系才堪称是原创性的。其次,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务必以价值思维为主导,概念思维为辅助。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的构建应该紧紧围绕“意象”这一核心范畴。“象思维”是一种诗性思维,是感性中的理性思考。从自然之象到意中之象是意象的创造,从意中之象到艺术之象是意象的外化,从艺术之象再到象外之象为意象的释放。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的框架雏形应该以中国古代文论为依托,以西方尧斯、伊泽尔为代表的接受美学为互补,即“观物以取象”的创作论、“立象以见意”的本体论、“境生于象外”的接受论,三种范式既相互关联又重叠交叉。 张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面对如何建构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原创性体系这样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学术命题,其高屋建瓴、独具慧眼的理论阐释和融汇整合、切中肯綮的体系构想给全体师生带来全新的思考视野与空前的学理震撼。
主讲人简介 张锡坤,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吉林省美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学术年鉴》编委,“吉林省周易学会”副会长,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美学、中国古典美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周易》经传美学通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禅与中国文学”等课题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荣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一等奖5次;出版(包括合作)学术著作6部,其中专著《周易经传美学通论》获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专著《禅与中国文学》获吉林省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 (科研处 唐楠报道 2014年11月19日) |
Copyright © 2012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434-6090933 地址:综合楼1618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