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10月16日,北京大学第五期“临湖智库国际讲坛”在静园六院211会议室举行。印尼农村、地区发展与移民部(以下简称“农村部”)部长伊斯坎达尔以“印度尼西亚农村发展政策”为主题,为在场师生介绍了印尼政府建设乡村的各项措施。讲座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孔涛主持。中国农业农村部干部管理学院主任柳金平,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王栋,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外国语学院印尼语教研室助理教授谢侃侃以及校内多个院系的博士生参与讨论。
讲座开始前,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在临湖轩会见来宾一行。王博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与现状,特别提到北大国际交流及招收印尼留学生有关情况,就伊斯坎达尔即将为北大师生作有关印尼农村发展讲座表示感谢。伊斯坎达尔表示,印尼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他本人热爱中国文化,期待与北大及中国高校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翟崑,现代农学院副院长刘承芳,国际合作部部长李昀,外国语学院印尼语教研室主任郄丽莎以及孔涛、谢侃侃参加会见。
伊斯坎达尔介绍了印尼乡村的整体情况。他表示,印尼乡村众多,全国共有75,265个村级单位,均由农村部进行统筹管理。印尼国家政治体系由三层行政结构构成,即中央政府、各省级政府(Provinsi)及各县/市级政府(Kabupaten)。除此之外,在县一级政府下存在许多村镇级(Desa)政治单位。在1998年印尼民主化改革之后,各村村长由基层选举产生、为选民负责,并不隶属于政府行政体系,但仍在行政运作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村镇单位保有自己的独立预算,并在选民监督下自主支配。伊斯坎达尔表示,在印尼的所有政府财政运作当中,农村预算支配具有最高的透明性,由当地各类人群代表参与制订,包括女性代表、社区领袖、文化精英等等。
在总统佐科的重视下,印尼农村预算从2014年的24万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12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4万亿印尼盾(约合人民币670亿元)。伊斯坎达尔指出,印尼农村收入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农村农业税收、农村基金(Dana Desa)以及农村可分配资金(Alokasi Dana Desa)。在渐进改革过程中,农村基金与农村可分配资金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农村能够实现资金的自我管理,更加有利于自主经济发展。在农村基金的帮助下,印尼农村发展在人民生活和经济增长两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自2015年至2023年,印尼农村地区的道路增加了32万公里,乡村集市增加了14,000多个,灌溉设施增设了近60万处。伊斯坎达尔强调,考虑到印尼农业生产经历雨季和旱季,政府还推动各地农村建设了6432处储水设备,以调节季节性用水平衡,成效显著。
伊斯坎达尔为大家展示了2015年至2023年印尼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在过去的8年中,被认定为“极落后地区”的村落数量从13,453个下降到4850个,“落后地区”村落更是从33,592个下降到7154个。与此相对应,被认定为“发达地区”的村落增加了19,427个,“独立发展”的村落增加了11,282个。伊斯坎达尔认为,这一数据显示了乡村具有自我管理、独立发展的能力。他举例称,在他刚上任时曾提出过“农村,能行”(Desa Bisa)的口号,在当时受到人们的质疑;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相信农村真正具有发展的潜能。
伊斯坎达尔还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针对印尼农村的18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计划与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是宏观发展目标的微观具体化。印尼农村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农村的所有预算和人力资源的投入,最终都应为消除贫困而努力。除此之外,目标还包括具备干净饮用水、振兴地方传统文化等。
报告结束后,在场师生与伊斯坎达尔进行交流。柳金平就中印尼农村治理的结构性差异与他交换了意见;翟崑表示,北京大学将继续东南亚研究、印尼研究的传统,希望未来能够前往印尼当地体会农村发展进程。与会师生还就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村办企业发展模式、乡村医疗保障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本活动为北京大学“临湖智库国际讲坛”第五期,由社会科学部、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主办,人事部、国际合作部、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协办,旨在打造临湖智库系列品牌活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提升咨政服务能力,营造良好的智库研究氛围。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