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学生处
您的位置: 首页  学工动态    

学生工作处简报2015年第04期

作者:admin  信息来源: 学生工作处 发布日期:2015年12月4日  浏览次数:684

 

学生工作处简报

 

201504               总第04

 

 

简报概要

 

一、学生处-心理咨询室关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的计划和方案

二、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情况

三、“心灵驿站”心理健康周活动总结

一、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的计划及方案

2015年是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实施的关键年,是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高强省工作的关键年,也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学院的心理工作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博达学院心理工作要点,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目的,以辅助辅导员管理工作为要点,以学院稳步发展为长远目标,做好大学生心理排查和引领工作。本学期心理咨询室将继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减少与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发展,对心理亚健康的学生进行跟踪性积极关注,对广大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一)新生心理普查工作

心理咨询室拟于10—11月对2015级全体新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撰写分析报告,将异常学生的名单反馈给辅导员老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预约面谈,并跟踪观察。

本次普查选用的是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新生普查工作将持续1个月的时间。

(二)大力开展宣传工作,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每位同学心中

通过丰富多样的宣传途径,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常识,使学生正确理解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疾病的误解,掌握应对心理困惑的方法技巧,强化自身的心理素质。

1.发放《致新生》宣传单,引起学生关注

本学期计划在新生报到期间,以一封信的方式对新生发放《致新生》,主要内容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并且将心理咨询室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性质向学生介绍。并将“博达心语”微信平台的二维码附于其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博达心语的平台中,通过多方面途径了解心理健康。

2.实施“心语”计划,丰富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心理咨询红色网站,丰富教育载体,促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博达院报的1/4版面是心理专刊,力求在板块、内容上追求新的突破,开启征稿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报纸的编辑和排版工作中,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和责任以及兴趣,发布最新的心理资讯前沿,普及心理常识,多给予学生实用性的指导和建议。充实心语微信公共平台,丰富内容,变换形式,牢牢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寓教于乐。

心理网站是心理咨询工作的窗口,它的完善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的内容应做到至少每周更新一次,丰富文章的内容,扩大涉及的知识面,增强学生浏览阅读欲望,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兴趣,从而对学生起到心灵启迪的作用。

(三)创建心理品牌社团活动

阳光心理协会隶属心理咨询室,会员有三百多人,积极开展各类心理活动,让同学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快乐。本月计划开展协会“会标设计大赛”活动,并将一等奖作为协会的会标,制作相应的协会会旗和胸章。活动开展节点:

20151110-11月12    活动准备阶段

20151112-11月20    活动实施阶段

20151120-11月22    活动总结阶段

20151123               作品展出日

(四)加强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和班级心理活动开展

1、实施“雏鹰”计划

心理委员是班级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心灵寄语的传递者,是班级心理活动开展的带头人。在做好本职工作外,本学期计划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塑造心理委员的形象和素质,为学生服务,为班级教学服务。

2、实施“心灵驿站”计划,心理知识的学习是每位学生自己的事

11月的最后一周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周,由心理委员组织开展,由心理咨询室安排活动主题和活动开展形式,这是“雏鹰计划”的第一步,是培养心理委员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对本班同学进行心理了解和观察、打造优秀的学生干部、为班级学生服务的良好契机;同时也是进行班级心理团体辅导的第一步。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团体凝聚力是心理活动取得成功的有效保障,最后由心理委员进行活动总结和汇报,锻炼心理委员策划、组织、总结的能力。

二、各种心理活动开展情况

1.2015级新生普查活动

928我院心理咨询室组织学生开展了2015级新生心理普测工作,本工作于1020日顺利完成。本次普查意义重大,引起了学院领导和各级干部的重视,对201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初步的调查和了解,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筛选、排查,对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工作有了一个良好额开端和借鉴。

本次普查面向2015级全体新生,使用的问卷为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健康调查量表(UPI),参与普查人数为2238人,男生411人,女生1827人。其中SCL-90有效问卷为2200份,UPI有效问卷为2033份,两个问卷共筛选出异常问卷为501分,其中两个问卷皆为异常数为105份,合计心理不健康人数396人,心理不健康人数所占比例为17.69%,其中女生275人,所占比例为11.52%,男生心理不健康人数为121人,所占比例为5.07%。男女比例约为2.3:1.期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问题以及神经症性问题是大学生中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1)         SCL-90(也叫90项症状清单或者症状自评量表)

参加SCL-90测试的共有2200人,异常人数319人,筛选率为14.5%。各系分布见表格:

系别

异常人数

异常男生人数

异常女生人数

测试总人数

异常百分比

男女比例

东语系

12

6

6

2200

0.55%

1:1

西语系

27

12

15

2200

1.23%

4:5

体育系

6

4

2

2200

0.27%

2:1

食品系

10

2

8

2200

0.45%

1:4

计算机系

12

5

7

2200

0.55%

1:1.4

管理系

58

20

38

2200

2.64%

1:2

学前系

63

14

49

2200

2.86%

1:3.5

小教系

28

7

21

2200

1.27%

1:3

艺术系

12

5

7

2200

0.55%

1:1.4

中文系

60

9

51

2200

2.73%

1:6

传媒系

4

2

2

2200

0.18%

1:1

数学系

27

16

11

2200

1.23%

3:2

总计

319

102

217

2200

14.50%

1:2

其中躯体化症状异常筛选出42人,较为严重者有12人,占全体的1.91%,占异常的比例为13.17%,较为严重者占全体的0.55%,男女比例约为1:4。强迫症状共筛出异常数为220人,占全体10%,较为严重者73人,占全体的3.32%。男女比例为3:7。人际关系敏感较为严重人数为65人,占整体的2.95%,男女比例为2:3。抑郁症状严重人数为23人,筛选率1.05%,男女比例3:7。焦虑严重人数37人,筛选率为1.68%,男女比例为1:4。敌对症状较为严重人数为33人,筛选率为1.5%,男女比例为1:3。恐怖症状严重人数为30人,筛选率为1.36%,男女比例为1:4。偏执症状较为严重的人数为19人,筛选率为0.86%,男女比例为1:2。精神病性症状人数16人,筛选率为0.73%,男女比例为3:5

2UPI(大学生健康调查)

新生总数人为2319人,参加UPI测试的总人数为2033人,实测率为97.67%,第一类学生182人,筛选率为8.95%;第25题(想轻生)选是的学生有53人,筛选率为2.61%。在第一类学生中有29.12%的学生25题选择是;明确提出咨询且属于心理问题者(68题)有22人,比例为1.08%。具体分布如下:

 

系别

UPI异常人数

系总人数

占系比例

测试总人数

所占院比例

东语系

5

47

10.64%

2033

0.25%

西语系

5

179

2.79%

2033

0.25%

体育系

1

43

2.33%

2033

0.05%

食品系

6

34

17.65%

2033

0.30%

计算机系

7

78

8.97%

2033

0.34%

管理系

40

392

10.20%

2033

1.97%

学前系

30

302

9.93%

2033

1.48%

小教系

21

138

15.22%

2033

1.03%

艺术系

8

112

7.14%

2033

0.39%

中文系

31

421

7.36%

2033

1.52%

传媒系

1

71

1.41%

2033

0.05%

数学系

6

159

3.77%

2033

0.30%

 

22015级新生团训活动

——“团结友善,惜时感恩”心理素质拓展活动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个流金岁月,又是一个收获季节。在20151021由学生处-心理咨询室主办,阳光心理协会承办的“团结友善,惜时感恩” 院级大型团训活动暨第二届新生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在崔元慧老师的主持下完美落幕。参加本次活动的人员共有483人,其中主营团训师为崔老师,副营团训师是心协的干部们,还有24位工作人员是商英1班的全体同学们,同时还有8位传媒系的学生,不辞辛苦的为大家录制视频拍摄照片,本次活动在老师和协会各个部门的积极筹备以及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是“破冰”活动,在这个活动中,考验大家的反应能力。所有的同学围成大圈,这算是一个小热身,让同学们都开始投入活动中。在第一个小活动之后,老师还教会大家一种新的鼓掌方式——爱的鼓励,在这富有节奏的掌声下,能感觉到一种力量在激励着自己,同事在鼓舞着别人。

第二个活动是豪华人椅,这是一个团队活动,其中的每个人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任何一个人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这个活动的失败,但是在活动中,同学们由开始的拘束到后来每个人的认真对待,在培训者指挥坐下的时候认真努力的完成。在这个充满团队精神的活动中,每一个同学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体验着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喜悦,原来成功可以很多人达到共赢。

第三个活动是团队建设,这个活动把大家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并在小组内选出队长、队名、口号、队歌,大家开始自我介绍,迈出了交往的第一步,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商量队名队歌,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完成了海报设计和队形展示,最终在同学面前展示了每个小组的风采,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同时也收获了对自己的信心和一份宝贵的回忆。

最后一个活动是解开千千结。所有同学手牵着手在一个圈内自由走动,叫停的时候同学们定格从而形成许多结,同学们要用各种办法解开这个节。在活动中,同学们各出奇招,各献计策,互相配合,这个过程中虽然遇到不少困难但却充满欢笑。正如老师所说这个世界上是不是真的还有解不开的结,只要我们用心、用爱去解,万结可解。

十月的四平天寒地冻,但有同学们的热情心中分外温暖。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分收获,大家由陌生到熟悉,由拘束到自由,结识了不同系别不同专业的朋友,并在需要的时候将自己融入这个集体,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排除困难、解决困难。崔老师说“人之所以能是因为相信能”,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充满信心的走完大学四年,我们就一定“能”。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明白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可贵,人与人之间的爱,还有无论个人和集体遇到多大的苦难,只要团结一心,依靠团体的力量,做到不抛弃不放弃就定会成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老师的鼓励让我们久久不忘。最后活动在校训“博学致用,达人致远”的回声中完美落幕。

3、阳光心理协会“阳光心协,为梦起航”会标设计大赛

隆冬已至,大雪纷飞,在这个初冬的日子里,阳光心理协会在心理咨询室的带领下举办了会标设计大赛。此次大赛旨在为阳光心理协会设计出一个符合主题的优秀会标,进一步加强对阳光心理协会的理解,以及了解各位新成员的设计创新能力,促使阳光心理协会更加活力团结,各位会员更加积极阳光,真正体现“阳光心协,为梦起航”的活动宗旨。

会标设计大赛在心协成员的积极参加下进行的如火如荼,此次设计大赛我们阳光心理协会本着鼓励新成员的原则共设立18个奖项: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创意奖2名、优秀奖5名。最终取得特等奖的作品作为协会的会标,并将以此为绘本制作本协会的会旗和胸章。
     
从会标大赛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当代大学生的思维主张,创新意识和“为发烧而生”的活跃。本次大赛为心理咨询室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
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切实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氛围,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我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提供了参考。

4“心灵驿站”心理健康周活动总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有了“心灵驿站”,这个寒冬有不一样的温暖。根据学生处心理咨询室工作计划,11月的最后一周作为学校的心理健康周,旨在建立团结良好的班风班气,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引起学生们对心理的重视。为了达到活动目标,在心理咨询室崔老师的带领下各系各班级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心理活动,赢得了广大同学们的呼声。

有的班举办了心理辩论赛活动。让同学们在激烈的辩论中体会一个话题的深刻性,让同学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句话是绝对的真理,包括这句话本身,也没有哪句话是绝对的谬误。辩题都很符合心理健康要求,有以“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哪个更重要”为辩题的、有以“大学生同性恋心理是否健康”为辩题的,还有以“如何面对失恋问题”为辩题的,充分的体现了学生们雄辩的口才、优雅的风度和活跃的思维,让大家在激烈的辩论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对合作与竞争的意识还推动了本班的文化建设和对一些心理问题的深刻理解及反思。

有的班级观看了心理电影。影片都是心理委员精挑细选的作品,并进行了观后感征文,每班选出3篇较好的文章发布在“博达心语”微信平台上,不仅是对作品的肯定同时也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了宣传,对学生们起到了激励的作用。题材有《婚纱》、《心灵捕手》、《风雨哈佛路》、《暴风语》、《阿甘正传》、《美丽心灵》、《爱德华大夫》、《放牛班的春天》、《催眠大师》等等,一部好的电影就是一本书、一个人生,一系列的心理电影给同学们带来了心灵上的洗礼和心理上的蜕变。观看心理影片做维护心理健康的有心人。一些影片不仅揭示了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还描述了进行心理治疗获得心理健康的具体方法,我们明晓之,运用之,在感悟的同时学习方法,这样有利于维护学生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同时,电影所宣传的健康观念,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值得同学们对维护自我心理健康进行借鉴。

有的班级则开展了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主题有“心灵与和谐共舞,青春与梦想高飞”、“懂你-感恩亲情”、“健康心灵,幸福自我”、等。通过班会,同学们围绕着大学生如何应对压力、人际交往能力与自我认识、怎样赢得友谊、怎么维护亲情、怎样保持健康的心理等方面内容展开讨论,通过案例分析、情景再现、哑剧表演等形式,最后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增强了同学们应对大学生活中困难和压力的勇气,增强了自我意识和自我了解,同时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互动,增进了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活动,可以消除一部分同学的心理困惑,走出心理误区,充分感受人生的欢乐和幸福,从而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来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善待生命的每一天。

还有的班级采取心理团训的方式,将心理问题用游戏的方式反映出来并形成共鸣,使同学们在游戏中快乐,在快乐中领悟,在领悟中健康,在健康中成长。采用的游戏有表达信任主题的“信任盲行”、有表达团结协作的“同舟共济”、还有表达主动出击的“成长快乐”等等,并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领悟,从而解除一些心理困惑,激发同学们的潜力,鼓励了大家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团体心理训练为同学们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团结协作和互相友爱的意识,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使同学们得到更好的心灵调试和情绪的发泄,帮助同学们建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并且有助于班级团队建设和良好班风的形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不只是心理问题干预还包括发展性心理辅导。通过本月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对心理学的兴趣,增强了同学们对自我心理的关注,同时促进了心理健康常识的普及,丰富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对学校整体的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一篇东语系开展“一封家书”活动 下一篇:西语系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走访学生寝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