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大学外语部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大学外语部组织教师观看“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直播

作者:胡静雪  信息来源: 大学外语部 发布日期:2021年3月22日  浏览次数:407

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贯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1年工作要点》,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教育部联合多个部门共同主办了“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于20213208:30-18:10进行线上同步直播。在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大学外语部组织全体专职教师观看了直播。

本次专题研讨会围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高校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这一研讨主题,邀请国内多所高校专家作报告,与全国高校教师深入交流与深刻研讨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和建设实践中的认识与思考。大学外语部教师观看直播后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党冀: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更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拥有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晶:大学英语教学更有必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需融入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其协同效应,使学生在两种语言和文化碰撞的环境中辩证地看待文化间的差异,培养其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张严:清华大学王青教授的讲话使我印象深刻——应该像做基础研究那样,甘坐冷板凳,心无旁骛地进行真研究、深研究;大跃进、一哄而起出不了精品,能流传的好东西都是慢慢熬出来的。

崔惠茹:面对新时期的挑战,作为教育者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将思想、道德和职业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教书育人的双向结合。

宋迎:课程思政主要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学科中去,从立德树人的本质出发,本着协同育人的理念,在课程讲授中更好的运用创新思维,让学生更加高维度的吸收知识。

周宇鑫:真正做到课程思政与教改相融合会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实质性的提高课程质量。

李恒: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专业性职业道德教育。课程思政避免机械和教条,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注重时效。教师心中要有“大思政”的格局和视野,坚持“育人细无声”的价值引领,注重其顺其自然的隐性教育。

吕双双:要将思想政治的显性育人功能与其他各类课程隐性育人功能相结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马旭: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课程思政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观看“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直播,解答了教师们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的诸多疑问,提升了专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水平和建设能力。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将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推进我校公共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研究和建设,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贡献力量。

(大学外语部  2021321日报道)



上一篇2020级大学外语精英班系列活动之英文演讲大赛 下一篇:大学外语部举行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