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4日下午两点,大学外语部专职教师在老校区1525大学外语部教研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题目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英语课程思政路径”,由吕双双老师主持。
教书育人、立德树一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这些年来其含义在不断变化。混合式学习包含三种:线上教学和面对面教学和混合、教育技术的混合和教学方法的混合。会议讨论了如何将混合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大学外语部的各位教师们就议题展开了积极讨论。首先,党冀老师认为,一名好的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更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拥有正确的核心主义价值观。张严老师认为,外语学习者容易受外来思潮的影响,需要加强学生对于外来文化的选择,帮助他们抵制消除不良文化的侵害,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李恒老师建议,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专业型职业道德教育,要有“大思政”格局和视野。马旭老师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学科特点,坚持目标导向,培养具有使命感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人才。周宇鑫老师提出建议,大学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所承担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和拥护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宋迎老师认为,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包含课程和积极的隐性课程,即要在传授教学计划内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跨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正面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大学外语部吕双双 2021年3月24日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