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大学外语部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大学外语部举行本学期第十一次教研活动

作者:admin  信息来源: 大学外语部 发布日期:2021年5月20日  浏览次数:414

519日,一周一次的教研会议在老校区大学外语部教研室如期举行。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教研的主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老师们就跨文化交际的内涵、意义及实施方法进行了讨论和探究。

胡晶老师首先提到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技能训练和知识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都很有帮助,并引用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特指“能恰当而有效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所需的知识、动机和技巧。”党冀老师接着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维度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只是专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传授和培养问题,语言交际能力成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多多融入语言交际训练。崔惠茹老师认为,大学英语面对的挑战是要让母语是汉语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母语文化背景下习得英语、了解英语文化,在此基础上能从容斡旋于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之间,从而实现跨文化有效交际。张严老师补充说道,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教学,试图让学生熟悉交际现象背后多种文化背景的认知、思维模式,其信息编码、解码的过程和方式,以便在跨文化语境下能够理解交际对方的意图并做出合适反馈的交际。周宇鑫老师提出,大学英语使学生通过语言习得实现汉语与英语、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积极互动,同时加深对两者的理解,培养跨文化情感、态度和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有利于养成文化交流的开放态度。对于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宋迎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水平,层级考虑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深浅,界定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作出具体要求。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如传统外语教学法中融入跨文化因素、文化表演、项目完成、文学作品分析、案例分析、影像音频等。吕双双老师建议课外主题活动是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另一种重要途径,可采用课外第二课堂并结合国际合作培训项目的形式。在评估测试中要检验学生在跨文化教学方面学会了什么,完成了什么,达到了什么标准。李恒老师提出了具体培养途径: (1) 加强师资培训。(2) 开发优质教材。(3) 培养双向跨文化意识。(4) 重视实践培训项目。最后,马旭老师做了总结,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维度深化了大学英语课程的内涵,使英语教学本身更有意义,跨文化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能够促进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使大学英语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并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人发展需求。

老师们各抒己见,就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训练以及如何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交流教学心得感受,分享经验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机会。

(大学外语部胡晶  2021519日报道)



上一篇2020级大学外语精英班系列活动之英文戏曲大赛(一) 下一篇:大学外语部举行本学期第十二次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