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9日下午4点,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在老校区1525大学外语部教研室举行了本学期第五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周宇鑫老师主持,全体教师针对“大学生在英语四级翻译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展开激烈讨论。
教研活动主持人周宇鑫老师谈到,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改革以来,翻译题型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对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尤其是翻译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因此,大学外语部全体教师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刻的交流与研讨。
张严老师提到,在译文时一定要先考虑对应过来的词、短语、语法、逻辑关系及本土的语言习惯等,以确保做得翻译,表达准确,且原滋原味。马旭老师认为,在翻译过程中,学生经常只局限于直译,这样不能更好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因此,当原有文化特色、思想内容在直译方式无法准确,表达原文意思时,需及时提醒学生采用意译法更好地对文章进行翻译。吕双双老师补充,学生习惯用大量简单句进行翻译,但那样往往得分偏低,应引导学生使用复合句作答。比如出现篇幅较长,修饰限定于多的句子时,定语从句就派上用场了。殷雪老师强调,翻译题材,经常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内容,例如“四合院”、“裸婚”
等。其中有些词是约定俗成的,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多引导学生进行积累。赵悦含老师提到,汉语表达中,经常出现一些无主语或主语不明确的句子,因此在翻译时经常进行语态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崔惠茹老师补充,汉语是意合相语言,英语是形合性语言,因此,在汉译英的过程中,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加上连接词,将多个分句通过增加连接词连成一个复合句。党冀老师强调,词汇,特别是词组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是清晰,准确地表达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缺乏就会使表达不准确。胡晶老师总结,根据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特点及考察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把其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融入课文教学中。
通过老师们的激烈讨论为当前四级翻译培养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此外,全体教师共同观看了“教学之星”大赛获奖视频,讨论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对今后教学的开展起积极的引导作用。
(大学外语部周宇鑫 2021年9月30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