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当代青年应怀揣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的赤子之心,用青春热血和坚实行动践行服务乡村基层的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在实践中成长。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2022级4班刘建奇同学的脚步,寻访革命的足迹吧!
心得感悟
今天我去探寻了杨靖宇将军殉国地,这是一座为纪念壮烈殉国的杨靖宇将军而建造的专题人物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由纯白大理石雕刻而成的杨靖宇将军的雕像。“天中赤子,白山英魂。”这句话便是对杨靖宇将军一生的高度概括。1940年2月,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林海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日寇浴血奋战,用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最后一刻,最后壮烈牺牲。他脚边的几束鲜花,是青年一代留下的独属革命经久不息的热忱。

杨靖宇将军生前和死后都受到了日军的极大敬畏。他陷入绝境后,日军曾派叛徒向他劝降,杨靖宇说:“我是中国人,是不能向日本侵略者投降的!”他牺牲后,日军解剖了他的尸体,发现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点粮食,在场的日本人看到后无不感到震撼。缓缓流动的松花江水,如啜如咽,讲述着英雄的豪放,绵绵起伏的长白山岭,如泣如诉,传颂着将军的悲壮。他的事迹感动着在场的参观者,大家神情凝重,炽烈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深入了解了杨靖宇将军伟大的一生与革命事迹。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一尊尊蜡像、一幕幕视频片段都诉说着杨靖宇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杨靖宇将军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杨靖宇将军壮烈的一生中汲取砥砺前行的力量,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挑战。
一天之行似乎在阳光陷落中到达了终点,长路漫漫,看着远处的英雄栖息之地,我好像匆匆的路过了他们的征途,却又知道我们的未来始终带着他们用生命夺来的光,光辉灿烂。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享受着和平,学习以往的史话,在中国浓厚的历史底蕴中,我们慢慢将家与国植入心底,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期望,继往开来,定然再创辉煌!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强化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是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重要方式。作为大学生应该率先垂范,学习先烈们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他人,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一份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